时间:2022-11-05 21:15:41 | 浏览:1772
玩壶有门道,看壶有技巧!
大家好,我是超哥。
今天是鉴别方法的特别篇:机车壶。
写这篇的缘由是当下大家对于紫砂壶的两个看法
我不收藏,更不要名家,相较于怎么看全手和半手,我更想知道机车壶该怎么看。
我不在乎紫砂壶是不是全手、半手,只要泥料好,机车壶都可以。
总结就是:机车壶该怎么看?机车壶值不值得买!
先解决第一个问题:怎么判断一把壶是机车壶?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了解机车壶是怎么做出来的!
先来看下做机车壶的机器,它长这个样子。
它主要由两个个转动机、固定模具的铁壳和滚压头组成。
滚压头的材质是聚氨酯,有较高强度的同时还具很好的柔曲性和回弹性,这样才能滚压出好的壶体。
此外虽然机车壶的效率很高,一天就可以做几十把,但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在机器这里放一块紫砂泥,那边就会自动出来一把紫砂壶。机车壶的制作原理其实和半手壶一样,同样也需要用到模具,只不过半手壶是用手指或工具去压实紫砂泥,机车壶是利用机器的滚压头和离心力。
下面说一下机车壶的制作步骤
1、先将比较厚的紫砂泥片贴在模具上
2、再组合拼装好模具
3、最后将模具放到固定的铁壳中
4、在滚压头涂上火油(防止泥料粘在滚压头上,利于后期脱模)
5、启动机器
此时模具会正时针高速旋转,滚压头逆时针高速旋转,通过中间生产的剪切力和离心力,使泥料多次受到挤压、剪切,从而延展成坯体十分紧密紧贴模具的机车壶。
这样滚压出来的机车壶,壶内壁十分光滑紧实,同时紫砂壶的壶体密度和强度也更高、壶内的空气完全排出,这样的好处就是进窑烧制的时候的收缩会更小,所以机车壶的成品率要远远高于半手壶和全手壶,所以机车壶能大行其道不是没有道理。
说完了制作过程,大家对于机车壶的大概印象就有了,怎么看机车壶也就有了依据。
壶口内沿痕迹
壶内的接底痕迹
壶把内壁处的接缝痕迹
以上三处是辨识机车壶的主要特征。
机车壶的壶体是完完全全的一体成型,所以从壶底到壶口,都是一次性滚压出来的,不需要像全手壶或者半手壶需要额外上壶底、上口片,所以壶底和壶口内沿不会有上脂泥或者煨泥留下的处理痕迹,完全的光滑一片。
此外,不管是半手还是全手,都是需要起身桶的,泥片围起来切去多余的泥条,然后在切口处用毛笔蘸水黏合,这个切口处就是安装壶把的位置。
所以即使工艺师在生胚的时候可以处理的平整切口,但是成品壶烧制后,因为泥料收缩的关系,这个地方用手指按压还是能感觉到此处会有凹凸不平感,而机车壶滚压一体成型,光滑无凹凸。
但是在这篇文章写出来之前,有朋友发我,现在市面上已经有了更高级的机车壶。
那就是在机车壶的基础上在针对性地增加手工处理痕迹,比如模仿模具壶、甚至全手壶的工艺痕迹。如果碰上这样的机车壶,全手壶或许还能通过泥门等其他方法去辨别,半手模具壶就真的难分真假了。
但有一说一,这样的机车壶已经属于高级机车壶了,市面上还不多见,绝大部分机车壶目前还是很“素颜”,而且仔细看做工还是很粗糙。因为只要模仿,就需要额外增加工序,就需要额外请工人去做,还要额外增加壶的成本,如果处处都去模仿手工痕迹,那也就失去了机车壶最大的优势:价格。
那机车壶值不值得买?
值不值得买其实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和每个人的主观认同,价值观以及钱包有关。
有人觉得就一破装茶喝水的茶具,搞的这么复杂,这艺术,那大师的,和玻璃茶具、盖碗比有什么区别,几十几百买个玩玩就得了,也不在乎是不是手工或者机器的。
也有人觉得喝茶是个雅事,茶具的罗列陈设都是精挑细选,喝茶不仅仅是解渴或招待朋友,更是自己与自己独处放空时的精神享受;又或者就是本钱足,要买就得买好的,便宜了都不行。
既然这样,我把机车壶的优缺点罗列下来,供大家参考
优点:壶体型准、口盖严密、价格亲民
缺点:透气性差、泥料不佳
机车壶有没有毒,我在上篇写得很清楚了,所以即便一把壶是机车壶,泥料不佳,甚至还添加了金属氧化物,但你把它当玻璃杯使用,还是安全无毒的。
所以有些壶友接受机车壶的前提条件:只要泥料好!基本不现实。
原因一方面是机车壶的成本控制,价格要便宜,还要有利润空间,所以必须压缩各项成本。另外机车壶的制作所产生的废泥大概是手工壶的两倍,所以泥料肯定不会选择什么好泥料。
另一方面对于一个年产量几万把机车壶的作坊来说,就算好泥料和劣质泥料只相差十元,那么多出这十元,一年就是几十万的成本支出,更别提这增加的十块钱的泥料成本对于绝大部分买机车壶的人来说,能看出多大差异呢?谁会做这吃力又不讨好的事情呢?
最后对于机车壶,超哥谈谈自己的看法。
如果我们对于一把紫砂壶的要求只是能装水、能倒水的话,那毫无疑问,机车壶就是最适合的,没有之一。
如果我们对于一把紫砂壶有更多的要求,比如传统性、独特性、原创性、美观性、装饰性、把玩性、手工性等等,那么机车壶是最不适合的,也没有之一。
紫砂壶从来不是一个可以大批量、工业化生产的标准品,它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在于每一把紫砂壶的肌理、线条、虚实,在于每一位工艺师的创作,在于每一位懂得欣赏的壶友。
他们认为紫砂至少应该是一种工艺品,有玩的价值,能养出包浆,能陈列收藏。而你绝不会对你家的批量生产的玻璃杯或马克杯有这样的想法!
机车壶的壮大淘汰了曾经的灌浆壶和手拉壶,也许不久的将来,3D打印壶又会取代现在的机车壶。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最后的最后,如果您觉得超哥的文章写得还算中肯,内容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点赞转发支持,如果给能超哥一个关注,那就更感谢不尽了!
玩壶有门道,看壶有技巧!大家好,我是超哥。今天是鉴别方法的特别篇:机车壶。写这篇的缘由是当下大家对于紫砂壶的两个看法我不收藏,更不要名家,相较于怎么看全手和半手,我更想知道机车壶该怎么看。我不在乎紫砂壶是不是全手、半手,只要泥料好,机车壶都
前言自从人类掌握了火的利用和控制,再加以利用水和土,促成了它们的神奇结合,才有了陶器,即将一种天然物质(泥土)转变为另一种有用材料或器物。陶器的出现及其工艺发展使人类早期生活发生非常重要的转折,从此打开了人类历史文明的大门。我们祖先早在旧石
这篇文章的半手工壶是指,身筒最终用模具成型,即将拍出雏形的身筒纳入专型的石膏模具内进行规整,然后用专用工具进行推、勒、刮等制作完成。半手工与全手工的区别,仅在于拍出的雏形身筒,一个纳入石膏模具中进行规正处理;一个凭作者的技能,用外力拍打,使
玩壶有门道,看壶有技巧!大家好,我是超哥。先说一下为什么不再之前的媒体号更新文章了,之前是超哥和他们合作开发一个专注于壶友的社区,希望壶友能在这个圈子里自由畅谈,前段时间因为理念不同只能作罢,账号已经停更不再使用。我一直觉得紫砂是一种文化,
玩壶有门道,看壶有技巧!大家好,我是超哥。今天超哥要讲很有意思的第七招:泥凳纹。熟悉我的人都知道超哥写文章的三段式结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同样先来说一说泥凳纹是个什么纹。从字面上的理解是:泥凳上的纹路。那泥凳纹长什么样子?我找了两把有
宜兴紫砂壶,是融传统茶文化、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的艺术。紫砂壶的制作,源于宋代,盛行于明清,在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达到顶峰,王公巨贾、文人雅士争相把玩。自明末以来,宜兴紫砂壶作为贡品进入皇室,备受皇室喜爱。而那些特指皇帝御用的高档紫砂
大家好,这期聊一聊,紫砂壶,视频中这个就是紫砂壶 之前其实也有讲过,不过那个不是茶壶,有兴趣的朋友去看看我其他视频就能找到;紫砂壶紫砂壶原料就是紫砂泥,制作开始于明朝,正德年间,据说创始人是明朝嘉靖一个叫供春的人;我又听说,“供春之所以是紫
茶百科·古今茶具(三十七)紫砂壶的起源和明清成名今天我们一起从文献和考古中去看看茶壶界的扛把子——紫砂壶的成名史。紫砂壶起源关于紫砂产生的年代,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早在宋代就已有紫砂器,但学术界比较认同紫砂起源于明代说。至少在明代中期,宜
关注我,实用经验送上——最近发现很多朋友准备入手紫砂壶,但新手们最开始买壶的时候其实很容易掉入各种“坑”。玩壶的前提当然是要懂壶,如果连基本的知识都不了解,很可能会花了高价买了劣质品。下面总结了新手买紫砂壶最容易掉进的12大坑,供大家有个参
我们很多人平时都会有喝茶的习惯,对于很多人来说,对于茶具的选择也是各不相同,在泡茶的时候我们有的人会选择盖碗,但是有的人就会选择紫砂壶,这都是根据我们自己的各人习惯来的。那么叶掌柜现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紫砂壶的一些问题,每一样东西和同类相
一个好的品茶者要学会养壶,而且紫砂壶还具有灵性,能与你进行感情交流。即你对它倾注的感情越多,常摩挲保养,它对你的回报也越深沉,越发可爱,光润古雅。明人周高起说:“壶经用久,涤拭日加;自发黯然之光,人手可鉴”。那么,紫砂壶的保养有哪些需要注意
大家常说不同的茶因为特点的不同,要找到匹配它的器具,才能冲泡出最迷人的风味,这也是爱茶之人皆爱紫砂的原因。当我们讨论什么样的茶,适合什么样的壶来泡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理清楚一个问题。为什么紫砂壶这么适合泡茶,它究竟有什么特点能够一下子坐到了茶
陈菊芳(顾绍培门徒)之仿古壶我觉得紫砂壶好,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艺术、实用和提升。希望深谙紫砂之道的您,再来补充,狗尾续貂。一,紫砂壶是一门艺术1.紫砂壶化腐朽为神奇的魅力紫砂壶,从开矿石,到风化,研磨,炼泥,陈腐,到制壶成生坯,入窑烧制成品
紫砂壶在中国存在了几百年时间,跟着时代潮流,样式层出不穷,多的让人数不清。但其中有这么十款,百年不过时,深受制壶匠人和玩壶人的推崇,地位非同凡响,无法撼动。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是哪几款吧。石瓢“壶中百变,首推石瓢。”石瓢壶是紫砂茗器中经典款式
紫砂壶结构的“主体”和“附件”都指的是什么呢?“主体”和“附件”的区分,是就紫砂壶的结构而言的。紫砂壶的钮、盖、口、颈、肩、腹、足、底、流、把等,相对于壶的整体而言都是局部。居中的钮、盖、口、颈、肩、腹、足、底,这八部分称为紫砂壶的结构主体